|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律意虽远,人情可推”           
浅析“律意虽远,人情可推”
是指地位贵显、政事不繁的官职。和我们今天含义相同的“清官”之词,可以说到了元代才确立。元好问在《薛明府去思口号》中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只有到了元杂剧繁荣的时代,“清官”形象才真正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中,人民群众把清除贪官、反冤雪恨的希望都寄托在清官身上,正如《灰阑记》里张海棠所唱的“则您那官吏每忒狠毒,将我这百姓们忒凌虐,葫芦提点纸将我罪名招,我这里哭啼啼告天天又高,几时节盼的个清官到。”
  同时,清官形象的大量出现,又是中国“官本位”文化的潜意识体现。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一直是“学而优则仕”,社会分工的排序一直是“士农工商”,士居其首,中国官吏的主要来源也是“士”,正如阎步克先生所说:“在中华帝国的漫长历史之中,‘士’或‘士大夫’这一群体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我们着重去观察那些政治一文化性事象之时,就尤其如此。从战国时期‘士’阶层的诞生,此后有两汉之儒生、中古之士族,直到唐、宋、明、清由科举入仕的文人官僚,尽管其面貌因时代而不断发生着变异,但这一阶层的基本特征,却保持了可观的连续性。就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功能而言,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构成了中华帝国的统治阶级;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政治形态,自汉代以后,也可以说特别地表现为一种‘士大夫政治’。这种政治、文化形态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并构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中国的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国人对“官”的崇拜心理,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而官僚阶层也主要来源于读书人,“官僚、士大夫、绅士、知识分子,这四者实在是一个东西,虽然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个人可能具有几种身份,然而,在本质上,到底还是一个。平常,我们讲到士大夫的时候,常常就会联想到现代的‘知识分子’。官僚就是士大夫在官位时的称号,绅士是士大夫的社会身份。”而“士”阶层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支配与被支配阶级中间,他们既有可能上升为支配阶级,也可能降落为被统治阶级。如此的社会地位便形成了他们文化人格上的双重性。他们中的正直之士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行,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所以,他们关心民众、痛击时弊、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是“中国的脊梁”,这也正是清官产生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又是封建官僚阶级的附庸,往往又受制于他们所效力的阶级,又受到官场潜规则的制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浅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
    浅析中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管制政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政府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型式设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