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母题”到“图纸”           
从“母题”到“图纸”
低音(bass continuo)实践,所谓“通奏低音”,既是一种作曲技法,也是一种织体类型,还是一种特殊的演奏方式。此类音乐在谱面上只呈现“旋律层”和“低音层”,表演者(可以是羽管键琴手、管风琴手、琉特琴手、大提琴手或贝斯手)根据作曲家在低音旁标记的数字来即兴地为音乐填充“和声层”。数字所提示的是此处该用的音程类别(及其他细节),但这种提示并不精确,表演者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对和弦的处理是可以比较自由的,甚至可以不受低音线条的束缚”④。就包含通奏低音的作品而言,经由不同表演者演奏的同一份乐谱,其基本面貌相似,但微观的细节不同,而细节上的差异在作曲家和演奏家看来都是合法有效的。通奏低音实践的长期流行(以至于音乐上的巴洛克时期也被称作“通奏低音时代”)促生了功能和声理论的形成,也开启了西方音乐史上长达300百年之久的“共性写作”时期(约1600-1890)。在整个这一时期内,即兴演奏的传统尚未消失,在协奏曲的华彩段与歌剧中的花腔部分,作曲家仍为表演者留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如英国音乐批评家伊凡•休伊特(Ivan Hewett)所说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在所谓的‘共性实践’初期,比如约1600-1800年间,作曲家比较谦和随意,能够包容表演者的自由权,当时对文本的崇拜也不像今天这般热烈。原因在于,那时的文本……更像一个‘表演处方’,同任何其他处方一样,在基本维持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对配料稍作改动。当一个表演者在(比如说)罗西尼的喜歌剧里……随心所欲地对音符加以修饰,或是以自己的方式为通奏低音填充了和声时,作品的同一性并不受到威胁”⑤。总之,可以说,乐谱文本的重要性(较之16世纪以前)正在缓慢上升,不过尚未达到19世纪的“权威化”高度。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三、19-20世纪:乐谱的角色经由“权威指令”而导向“技术图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宪法委员会”到“宪法法
    从“轮胎特保案”看美国对华
    从“道德黑客”看伦理世界观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
    从“民生”向“公共利益”转
    从“四大”的价值观|看优秀财
    从“影贷”看中国电影产业投
    从“一国两制”探析邓小平的
    从“后儿童时代”到 “儿童本
    从“淘宝新规则”论C2C电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