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           
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
却总是与“人治”密切联系着的。它的一切治国原则、法律法规最终是以统治者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意志为转移,并由少数个人掌握的。儒家的伦理基本上是适合于人治、服务于人治的道德体系。所以在理论上要划清“法治”与“人治”的界限,并以此来辨明传统道德主义和儒家“德治主义”理念的得失。现代社会的和谐与古代社会的和谐有着本质的不同,古代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之上的,而现代社会的和谐则只能建立在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之上。传统的“泛道德化”使人们总把焦点对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非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等,这些都无助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化、法治化的理论和实践。
  总之,要正视现代中国人的权利和责任,倡导国学绝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要区分优秀的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劣根性的东西。尊重当代的中国人。既不能把他们拉到西方的所谓现代性,也不能拉回理想化的中国古代。现在的中国人用自己的立场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这样创造出的学问才是新的国学。
  
  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学乃是国魂之学,代表着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五四运动的启蒙,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这些是进步的。但五四运动也带有其片面性,特别是带有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的片面性。因此,启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现在提倡新启蒙,就是倡导国学以克服它的片面性,从而完善和补充“五四”以来文化启蒙的。
  弘扬国学有一个“为往圣继绝学”的意义。从学术体系的角度看,目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的学术已被西学所取代,引入西学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学术,但实际上是断绝了我们的学术,使国学变成了国故学,所以今天研究并弘扬国学具有“为往圣继绝学”的意义。
  这可以从两方面看这个意义:
  第一,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都纳入到西方的分科体系,因此只能是有什么学科,就有相对应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可是中国的学术分类体系与西方的分科体系是带有地域性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经验,很难用一个完全涵盖另一个。最明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国学教育重在知行统一
    国学文化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
    从国学热看国学普及
    走进国学 亲近国学
    国学与“新国学”精神
    美国学校心理学服务探微
    国学的学与术
    国学与国运
    刘梦溪 到底什么是国学?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国学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