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造园的美学特征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造园的美学特征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以真山真水为基础,以植物做点缀,在布局上因山就势,灵活布置,一切都顺应自然。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包含了中国园林的精髓。这种讲求自然的特点深受古代自然美学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孔子认为自然之美在于“比德”,“君子比德”思想对园林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历代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作为论析风景的理论依据。如文人特别喜欢石,以石之品行象征自己刚正不阿,在园林中堆山置石成为园林组景的重要手段。又如文人以“岁寒三友”的习性象征自己的高风亮节,因此园林多种植松、竹、梅。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讲求“出世”“无为”,这些思想都推动了园林的发展。大多数文人怀才不遇,逃避现实,隐逸于山水之间,而道家讲求虚静、无为,正和文人的心境。他们游山玩水,好山林之乐,更在自己的寓所周围营造园林,一方面供自己娱乐之用,另一方面借山水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
  佛家文化自融入中国本土文化之后,其所具有的美学理论对中国古代的山水观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佛家对美强调“心识”,其原因是认为“美由心造,心融万有”,因此而产生了“实有境无,境假识真”的审美观。在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中有的大块的“留白”,其原理即来自于画家对空的特有认识,道出了佛家的“无相之象”的道理,追求的一种“无画之处皆成妙景”的艺术境界。不论是儒家的“上不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5]。
  中国古人对于园林景观意识的体现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的审美特色,已经将景观的理解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