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           
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
及当下人们的心灵需求,从而做出适当的调整。马克思主义文艺史观认为,文学活动是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文艺反映生活,也反作用于生活。如果说袁本的文学史价值观是当时为构建市场经济的文化需要而做出的一种选择的话,世易时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出现了,通过文学传达的价值观念也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调整。比如当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物欲主义、拜金主义、道德信仰的缺失、诚信的匮乏以及由此出现的腐败贪黩、环境破坏、食品安全、贫富差距、家庭解体、伦理失序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促使人文工作者、教育者思考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国民的精神与价值重建问题。这也是“生活决定意识”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古代知识的传声筒,更应该肩负起“传道”责任,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善良的品行、优美的品位,某种程度上说,这才是文学教育者更为重要的责任。因此,我认为,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教学,在当前的形势下应以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和谐心灵的培养而进行取舍,这样的价值判断标准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相吻合,也是“二为”方针以及邓小平文艺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运用。具体设想如下:
  其一,不能把古代文学研究模式完全等同于教学。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以还原历史、把握历史真相为主要目的。历史上的文学题材林林总总,有大传统、有小传统,有正统、有异派。有写严于律己、忧国忧民等合乎儒家雅正思想的作品,也有鼓吹及时行乐的艳情淫糜文学。有富有理想、积极向上、热情豪迈的作家作品,也不乏消极颓废、阴郁伤感之作。作为研究者,可以对任何一种文学现象都做出细致的研究分析,以使整个的文学史脉络更加清晰鲜明,在研究的过程中甚至不妨保持价值的中立,以还原历史、弄清真相为第一义。但在教学之中,文学史料与文学文献的选择与偏重,往往背后反映出教师的价值判断,选什么样的作品进行教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灵世界与文学接受态度。
  其二,对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学观念重新做出评估。儒家文学观念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大体来说,儒家人文传统包括积极进取精神、忧国忧民情怀、天人合一观念、严于律己的道德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民族
    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
    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民生主
    世界观\伦理性文明与主体性中
    中国当代水彩画的现状分析
    关于中国台湾可持续发展指标
    中国台湾中华航空公司A33
    中国台湾地区WiMAX发展
    爱立信在中国台湾部署下一代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