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民国基层政权建设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论民国基层政权建设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论民国基层政权建设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摘要]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乡村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民国全国性政权的建立,使其有能力在乡村建立完整的区、乡政权。乡村原来的文化权威阶层适应新政权的要求,开始进一步离乡或是官僚化,与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相适应。民国政府通过乡村教育体系和乡村建设运动推行与乡村原来不同的文化,多种文化在乡村发展,而实际结果是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败。
  [关键词]民国 基层政权 文化 乡村建设
 论文联盟*论文联盟*编辑。
  
  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以前,乡村一直是国家财税、兵员的重要来源,政府通过政治体制和乡村教化,维持乡村的传统秩序和文化。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建立系统的乡村政权,加强了对乡村政治、文化的控制。同时,乡村学校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以科举为目的的乡村教育和文化导向,乡村自治、乡村建设运动使一种与传统不同的政治文化输入乡村。乡村基层政权在这种输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民国基层政权和教育体制建设
  作为行政体制组成部分的乡村教育机构是乡村中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苏南地区乡村教育体制由两部分构成:学校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由县教育局(劝学所)、区教育委员和乡村学校组成。在乡村中起社会教育责任的是各县的民众教育馆和农民教育馆。省教育厅在省会设立省定民众教育馆,县在县城或县属繁盛市镇设立民众教育馆,隶居于教育局。县在本县原有自治区或学区划分民众教育区,设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下设阅览部等部,办理民众教育的各种事项。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中心的江苏省,这项事业开展得也尤为积极。据1933年的统计,“(江苏省)各县有县立民众教育馆131处,农民教育馆86处,附属于各县立机关之民众茶园123处,民众识字处466处,问字处682处,阅报处1170处。全省服务社会教育的人员6400余人。”[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教育馆大多数分布在乡村,设立“书报阅览处、民众学校、问字代笔处、发行刊物、民众诊所、国术团、合作社、农艺试验场或示范农场、体育场、民众剧社、娱乐室、陈列室等”。[2]民众教育馆、农民教育馆的设立与乡村基层政权的区划在一定程度上重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
    论民族主义与当代中国宪政建
    论民族声乐对戏曲声乐的“拿
    论民法法源之习惯法
    论民法上注意义务的产生根据
    试论民法基本原则的位阶
    对我国基础教育学绩测验的调
    试论民法上的人及其人性透析
    论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