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作为教学语言、书写与交谈语言的拉丁语逐渐东传。各地的大学组成了一个“泛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与教师可以自由流动,这种行为被称为“学术移民”。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即可获得任教资格,这又反馈性地增加了拉丁语作为学术通用语言的机会。18世纪设立的一批科学院也加入到推广拉丁语的队伍,普鲁士的柏林科学院设立时采用拉丁语作为学术语言,圣彼得堡科学院亦是使用拉丁语出版学报。
  
  二、语言的“王朝主义”
  
  “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欧洲的文化、政治和宗教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世纪的传统已经奄奄一息,虽然还没有死亡。”这一时期有多种因素促成地方语言的发展,包括宗教改革中诞生的新教诸教派,诗人、学者掀起的各项地方文学运动,地方世俗政权的兴起等,都对地方语言地位的确立有所促动。在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16-18世纪兴起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成为核心因素,新教教会与地方文学运动最后都归于新兴世俗政权的保护之下。不同于19-20世纪官方有意识的、大规模的、渗透性的“语言政治化”时代,16-18世纪欧洲的一些地方语言借助于君主的政治力量而获得了明显的优势,语言与政治的联系亦不可否认。
  
  (一)地方文学运动、新教语言及语言研究的政治归宿
  中世纪后期,传统文学的重要性题材,如“人与上帝”、“天堂与地狱”、“人的善与恶”,仍受读者喜欢。但是地方语言文学的兴起更为引人瞩目:爱尔兰与威尔士的吟行诗人仍受到当地民众的尊重,他们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社会地位而骄傲;同其他地方一样,在布列塔尼与受它影响的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民歌、民谣、英雄叙事诗等大众文学广为流行;自14世纪起,以往盛行于德意志的缠绵悱恻的抒情诗为格律严谨、意境高深的工匠诗所取代;马基亚维利、拉伯雷、塞万提斯的地方语言作品妙趣横生。较之中世纪用拉丁语写作的僧侣,此时的世俗文人与知识分子更容易把用地方语言写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也唯有在王侯的宫廷或地方贵族的府邸才容易获得庇护和报酬。发展程度较高的地方语言文学便逐渐形成“国家文学”。&l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普通语言向图形语言再向向量
    性别语言的发展及语言环境的
    二级C语言笔试真题及答案
    探究水彩画的形式语言与情感
    特殊语言现象与英汉互译
    欧化:汉语文学语言的疏离与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与国
    浅谈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
    论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汉语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