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在帝国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之间           
在帝国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之间
;神户草约”,以区别孙、黄与三井所签的“宁约”。神户草约共10条,确定了新公司的股本构成以及权力分配等内容。事后,盛宣怀托人向南京临时政府对此次合办事件中的迟疑滞缓表达了歉意,“知我罪我,唯希原谅”。
  可见,汉冶萍中日合办计划的确如盛宣怀所言,是“南京政府困于军糈,东人趁机煽惑”的结果,盛是“迫逼承认”,并非如史学界一般认为的“合办”是盛宣怀与日本的阴谋,是诱惑孙、黄上当的圈套。当然,我们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也抱以深切的同情,毕竟,“大局之成败在于年前得款与不得款,所争在呼吸之间,不得已而出此,其一片苦心,当为天下所共谅”。
  二
  汉冶萍中日合办计划虽发轫于南京临时政府,但是不是盛宣怀就反对合办呢?实际上,从内心来讲,盛宣怀还是赞成合办的,他事后与友人书云:“论汉冶萍生意,合办必好,日本用钢铁最多,可不买欧铁,余利必厚,于中国实業必有进步。”以后论者往往以此言攻诋盛宣怀等人与帝国主义勾结,斥为洋奴买办,这实际上是没有看到当时汉冶萍公司所处的艰难环境。
  汉阳铁厂的开办,张之洞自诩为“创地球东半面未有之局”,然而,从创办之初,资金短缺、财务困顿一直是影响企業发展的根本问题。1908年,改为商办的汉冶萍公司,原拟招足股本银2000万两,以用来归还所欠的华洋债款和扩充炼铁炉座。然而,事与愿违,招股并不顺利,截至1911年10月,实际招收的股本只有1300多万元,合银930余万两(其中包括老股526万两)。而公司的投资总额已达3200多万两,负债严重。该年又逢辛亥革命爆发,公司再遭重创,机器设备和厂房受到战火破坏,汉阳铁厂的三座化铁炉在战争中仓促弃置,“火熄炉冷”,总计公司在此次战争受到的损失大约为372万两。
  辛亥革命后,汉冶萍公司的股本几乎耗尽,而又深负重债,一遇金融市场出现紧张,汉厂便面临“追呼勒逼”,“性命绝续于呼吸”之间。若听任公司倒闭,不但股东血本无归,而且影响国家权益。因此,无论就公司还是政府立场,均不愿企業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新闻传播的视角审视文化帝
    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文化帝国
    韩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模式研
    浅谈《福》:重构帝国文学经典
    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
    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化的有效途
    从创新、品牌、市场看腾讯帝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高校爱国主
    我国主权财富基金风险监管之
    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统计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