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审计频度\审计处罚和审计效果 下           
审计频度\审计处罚和审计效果 下
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发现代理人的问题之后,如果有上交或没收款项,这些款项一般不会直接归审计机关,而是上交财政或其他渠道,所以,审计机关的收益中不包括此类收入。审计机关作为理性人,不会直接将此项收入作为本身的收益,而会将从此项收入中得到的直接或间接好处作为收益。
  
  用R表示收益,首先从审计机关收益的角度来分析审计与否的选择。根据表2,当代理人舞弊时,审计机关的收益如下:
  R审计=μ(1+ξ)A-C
  R不审计=0
  R审计-R不审计=μ(1+ξ)A-C-0=μ(1+ξ)A-C
  (R审计-R不审计)表示在代理人舞弊时,审计给审计机关带来的净收益,它的数学表达式显示以下含义:第一,μ(1+ξ)增大,审计带来的净收益增大,μ表示委托人对审计机关的激励程度,ξ表示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处罚程度,所以,审计处罚与审计带来的净收益正相关。第二,A增大,审计带来的净收益增大,而A表示的就是机会主义行为的严重程度,它的数值增大,表明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第三,C表示审计成本,这个成本越高,审计带来的净收益越小。
  根据表2,当代理人不舞弊时,审计机关的收益如下:
  R审计=-C
  R不审计=0
  R审计-R不审计=-C -0=-C
  显然,-C小于0。所以,当代理人不舞弊时,进行审计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怎么知道代理人是舞弊还是不舞弊呢?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界定,一是舞弊金额大小;二是舞弊

的概率。
  先来看舞弊金额大小。如果审计机关选择审计是理性的,则审计带来的净收益必须大于0,也就是R审计-R不审计必须大于0。怎么才能做到呢?首先来计算临界点。当R审计=R不审计时,是分界点。由于R审计=μ(1+ξ)A-C,R不审计=0,令二者相等,得到:A临界=C/μ(1+ξ)。对于审计机关来说,舞弊金额在这个点上,审计或不审计,二者的收益无差异。如果舞弊金额大于它,则审计是理性的;否则,不审计是理性的。换句话说,论文联盟Www.LWlm.com只有当舞弊金额大于A临界时,审计机关才能将这种舞弊界定为舞弊。这里的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争创优质审计项目 打造审计精
    延伸审计在企业经营审计中的
    博弈论视角下审计人员和被审
    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
    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有的职
    县级审计机关如何规避政府投
    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的
    浅论独立审计的审计责任与法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