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中国哲学2           
当代中国哲学2
汇古今、贯通中西的新哲学形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中国传统而言,传入我国的西方近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均是源自异域的,是这些地区的大贤大哲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哲思脉络、根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理论需要而创立的,它们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思想、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文化价值等,都有不小的差别,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也有很多的不同,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要创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来,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中、西、马之间的这一“屏障”和“隔阂”,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必要转换。也就是说,这个新的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既是现代性的,又不失民族文化之特色,这样的哲学体系才能够存之久远、根深叶茂。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容纳百川的气度,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尊重传统,尊重他人。既不割断中国文化的血脉,做到“古为今用”;又不排斥西方当代的哲学成就,努力“洋为中用”。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生活实际,以中国当下进行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之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本着独立之精神,自由思考,大胆探索,对各种不同的哲学资源进行吸收、反思和消化,然后加以改造与创新。这个目标和任务是共具的,所取姿态
论文联盟wWw.LWlm.com也是相同的,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尚需要强调,作为当代中国主体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是非常重要的,也责无旁贷,因为拥有最多的哲学资源和最具话语权力的哲学形式,它取何种姿态,将决定着中、西、马对话与融合的基本方式及其实际的效果。回望历史,20世纪50年代之马哲一统天下的教训犹在,那种以政治代替学术的“齐一”方法应当坚决摈弃。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实践之后,当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早已经在社会生活的领域里面大放异彩,那么在哲学方面,将之提高和升华的工作难道会长久滞后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哲学1
    柏拉图与中国哲学家的几点重
    中国哲学史人物研究的“四位
    中国科技堂会议中心的声学装
    中国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的声
    新闻网站:中国主流网络文化的
    中国俄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
    从《会计研究》看中国会计研
    说中国人口太多是流行的谬误
    中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