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学文化对新时期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研究           
国学文化对新时期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研究
他钟情自然的审美趣味,以大自然为真善美的源泉,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沟通,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所以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人类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这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生存敲响的警钟。我们必须从工业文明中清醒过来,从道家生态审美哲学中汲取智慧,投身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不仅可以消除人们的精神郁闷和人格创伤,满足人们心理调适的需要,而且是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驾护航。所以我们应当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适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菜根谭》充分印证道家“超越世俗”的辩证精神。老子的人生哲学充满着辩证智慧,老子以退为进,以柔胜刚,以守为攻,总是以超越的观点看待处事之道,以自然的心态处事做人。《菜根谭》有云:“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洪应明深受老子辩证智慧的感染,从自然流变的景象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又云:“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曲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洪应明也以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人生旅途中的是非得失,明白世事相辅相成,福祸互变。“祸兮福所倚之,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的观点已不自觉地成为普通老百姓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所持有的一种通达淡定的生活态度,让人们在得意时不会忘形,失意时不会绝望。如果说儒家文化是人伦关系上规定了我们的民族行为规范,那么道家文化则从更深层次的主体精神上塑造着我们民族的气质品格[3]。
  (三)《菜根谭》中的释家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佛教虽然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但在传播过程中,其不断地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其中禅宗是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最密切的中国化佛教。《菜根谭》的清言就直接引用了禅语:“饥来吃饭倦来眠。”“性天澄澈,即饥参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拨弄精魂。”启示人们在日常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国学中的“民本”论及其现代
    浅谈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
    沐浴国学经典 打造书香校园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
    李安电影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从电影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从
    武学因西方文化影响而异化之
    论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