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上)           
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上)
给予了最激烈的批判。
  但是,巴雷特所想之事终究还是发生了,这原本可以预料。但来得这样快却让人有点匪夷所思;或许莫菲自己也没想到,她不久前对别人抛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的指责竟戏剧化地变成了她与拉克劳抛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的烟幕弹!1981年1月,拉莫发表了他们合写的长篇论文(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儿?),在这篇文章中,他们首次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完成一次“哥白尼式革命”:
  现在我们已抵达此前提及的哥白尼式革命的核心之处了。这在于艰难地得出与经济主义决裂的结论——它最先由列宁所开创、继而经葛兰西和陶里亚蒂得以发展,在于坚决地与本质主义的“历史保证”的形而上学决裂,也在于同一种宣称自己为历史过程的“绝对真理”、宣称自己能够预测历史的必然进程的科学形式决裂,如果我们还想有朝一日进入到一种真正解放的和自我管理的社会,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把社会构想为一个充满着多样性的政治斗争复杂的场域,在其中,大量的不同主体必须被承认和接受。整理:WWW.YbAsk.COM 。

  “哥白尼式革命”涉及对既定关系的颠覆:在康德那里,认识主体并不是客体的反映,相反,认识的客体倒是主体建构的结果。因为,知识可能的条件也就是认识对象可能的条件;而在拉莫这里,不是“经济的最终决定”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抑或是什么“历史规律的坦保”决定了此一主体的霸权,相反,是霸权接合实践活动本身建构了主体的霸权身份,因为,霸权可能的条件也就是历史性的政治主体可能的条件。其实,拉莫的“哥白尼式革命”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中就已潜伏了它的逻辑内核——既然意识形态的统一性的形成也就是政治主体的“生产”过程,而意识形态统一性是接合实践所造就,那么,政治主体当然也就不是由什么必然性逻辑所决定,而是由偶然性的霸权逻辑所塑造。但是,这个逻辑内核一直为阶级性所困扰而没有充分地“伸展开来”。当拉莫确定了无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原素存在之后,阶级霸权似乎拓展了极大的自主空间,但“阶级”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
    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哲学思维与推进马克
    马克思批判哲学探析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论析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解
    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
    马克思.韦伯异化思想的内在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