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的人”的当代中国美术           
“当代的人”的当代中国美术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那么在我们当下的时代,我们的艺术评判标准或许还是要基于我们这个时代本身,基于我们自身对该时代的认知、理解。这样,无疑的是首先我们必须确定自己是怎样的人,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
  因此,或许我们站在“当代的中国”以一个“当代的人”的身份介入该一问题的讨论,或许更能保持一种超然或理性的态度。这种态度源自我们中的个体对这个时代的关注,更多的“保持在(这个)时代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共识。这种共识既非来自于主流意识,也非偏激的个人感官;既非出自地域、文化和民族的争论,也非是对个体差异、自由和个性的否定。同时,它又既是对现有相关艺术讨论的可发展的理性延续,也是自身对未来的认识的一种肯定。而根据这种共识创作的艺术作品,或许才更具有一种“当代性”,这种当代性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属于这个民族的,无疑也是属于世界的,它是开放的、多元的、辩证的——它属于“当代的人”。来源:Www.Ybask.Com 。

  那么,根据这一论述,基于对尼采的“……真正当代的人,是那些既不完美地与时代契合,也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要求的人”的理解,我们其实可以不断地超越自身的有限,通过我们(在这一时代之上)对这一时代的凝视而得来的认知和理解,并能以恰当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我们真正的内心感情。
  三、恰当的“当代艺术形式”
  那么怎样的艺术形式才是符合“当代的人”的“当代”中国呢?或者说怎样的艺术形式才是恰当的“当代艺术形式”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简单的回顾一下20世纪以来,我们在“继承和批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有意义的西方艺术思潮及其艺术形式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思想和创作自觉不自觉的进行不断的比对和参照,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形式”方面所做的努力,或许能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启示。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论中国美术元素在远古和当代
    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
    新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建构——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当代中国构建人文精神的基本
    编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人文读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
    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前沿
    浅析后短信时代的短信用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