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互动性研究           
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互动性研究
构的产物。很显然,土族文化的这个“重构”是由与周邻民族即主要是与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所促成的,是土族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文化互动的结果。土族的文化是如此,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的文化大致上也都是如此。和土族一样,东乡族和撒拉族这些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多种民族也即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文化互动在各民族文化的建构过程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汉、藏、蒙、回这些大民族的文化是上述各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重要资源所在。
  文化同化或文化转化的现象主要反映着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动的结果是一种文化转向另一种文化,也即被另一种文化所同化。在河湟这个民族的地区,我们既到看得到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同化现象,也可以看到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同化现象。
  汉族是河湟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从西汉时期开始,汉族就持续不断地移民河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河湟汉族屡经消长浮沉,其间就有为数不少的汉族被当地其它民族所同化,特别是中古吐蕃统治时期,大批汉族被吐蕃化。自明代开始,河湟汉族进入了一稳定的发展时期,在区域内族际间文化互动过程中,汉文化因其博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主流文化的地位而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并且促动各少数民族中都有一部分成员在文化上形成汉化的趋向。来源:Www.Ybask.Com 。
这种趋向或者表现在局部上,或者表现在整体上。在湟水流域,自清代以来,藏族中也不断有趋向汉化者。“其族属僻居山边者,仍其榛之旧。至与汉民杂住之处,庐室衣服,无或异也……”这些明显具有汉化趋向的藏族,在当地被称之为“家西番”。土族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与汉族杂居的程度更高,而且自明清以来,土族子弟尤其是上层子弟中不少人都接受了儒学暨汉式教育,因此,土族受汉族文化影响更为显著。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土族地区陆续改土归流后,更促进了部分土族的汉化。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黄淮地区春季番茄大棚种植技
    国际经济与中国地区间经济差
    浅析呼和浩特地区酒店的人才
    我国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及影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化学教育的
    关于西部地区小学教育的思考
    咸宁地区婚嫁习俗探析
    农村地区网络普及产生的生活
    浅谈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中
    台湾地区“陆资入台”法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