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延安时期电化教育成因探析           
延安时期电化教育成因探析
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代。刚刚诞生不久的电影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文化侵略传到了中国。当时,电影主要在北京、上海等商业大城市放映,虽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但影响面却十分有限。就影片来源而言,主要是西方电影。影片内容主要传播西方文明和西方价值观,后期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封建伦理道德以及迷信、神怪和荒诞的影片。这与“得电影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人要看中国电影”、“电影是唤起民众之利器,也是教育之有力工具;电影对兴我中华有大用处”旧的主张和真知灼见相去甚远。
  左翼电影运动就是在对“20年代电影业畸形发展的反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形势的激发;左翼文学运动的催化”等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左翼电影运动因为进步力量和先进文化的参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介入,从一开始就以揭露黑暗、抨击时弊、唤起社会革命为己任。“左翼电影运动促成了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转变,它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化风格。”左翼电影以苏联的革命文艺观为政治标准,借助国外先进的电影技巧,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光荣传统,努力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电影形态。编辑:www.ybask.Com 。
尽可能“赤裸裸地把现实的矛盾、不合理摆在观众面前,使他们深刻地感觉社会变革的必要,使他们迫切地寻找自己的出路”。早在1926年4月,田汉等人就发起成立了“南国电影剧社”,在当时有“演话剧的都是革命的”说法。1933年5月,明星公司率先推出了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狂流》,随后《春蚕》、《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都会的早晨》、《压迫》等一大批左翼电影不断涌现,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统计,1933年上海“明星”、“联华”、“艺华”、“天一”等公司共摄制50余部影片,其中左翼影片或受左翼影响的影片就有43部。左翼电影在民众中显示的强有力的政治影响引起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警觉和恐慌,田汉等被捕入狱,夏衍等被迫撤出明星影片公司。国民党的扼杀始终无法阻止左翼电影运动,由中共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公司“电通电影制片公司&rd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西方浪漫主义时期哲学界的神
    新时期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特
    浅议新时期医院的晋升档案管
    十七年文学时期对茹志鹃文学
    走近中国美术的延安时代
    新时期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
    技术性贸易措施:新时期战略
    关于新时期如何创新文化企业
    明永乐时期朱高炽政治斗争策
    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