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改革时代: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改革时代: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重要的部件就是对“人”的重新定义和解释。正如两位在前面提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没有给“欲望”、“财产”、“商品”这些东西以合适的位置,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上看,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下次“三人谈”里进行更详细的展开)。但是在80年代,这些东西渐渐开始成为文学关注和描写的对象,比如在《陈奂生上城》中,原始的“交换”意识开始出现,发家致富成为一种正面的生活追求。
  因此,在80年代初的文学书写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从“好人”到“能人”的变化,“好人”当然也可能是“能人”,但这种“能人”是以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形象出现的,但是“能人”就不一定,“能人”往往是道德的反面形象,最典型的如《人生》中的高加林,《浮躁》里的金狗等等。蔡翔曾总结过80年代文学中的“能人”现象,并认为在这种书写中存在某种“利己主义”的倾向,从而把他人生活的可能性挤压掉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倒是觉得“能人”是“好人”在失去意识形态规训后的一种自然的爆发,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回归和反弹,它必然是利己主义的,但并不必然是“排他主义”。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剥离”。
  仅仅谈小说中的人物可能是不够全面的。在此可以举“潘晓讨论”为例,“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我,客观为他人”不正是试图在“好人”和“能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吗?而这个平衡点,实际上是各种力量(官方意识形态层面、社会层面、知识分子层面)的交集。“改革”和“改革书写”只能在这个交集里面展开。一旦走出这交集,要么被“规训和惩罚”,要么就主动选择放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网络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微博营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
    中国物权法的意涵与时代特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考试模
    有关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
    行动学习法在公务员培训改革
    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学改革
    有关当前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