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社会变迁与民族主义的转向           
社会变迁与民族主义的转向
涉及民族主义的社会互动,特别是发生在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直接表现为草根阶层与精英阶层的观念对立:当某些专业化的精英试图以理性分析为某种国家化或个体化的行为选择做出正当性解释的时候,草根阶层惯以民族主义的简单标签将其归类为“带路党”、“汉奸”或“卖国贼”。
  总而言之,在当下中国,民族主义既是社会凝聚的黏合剂,同时也是社会冲突或现实或潜在的发酵粉。对民族主义思潮的扬抑之间,着实考验国家的智慧。

 民族主义与大众的生活世界
  无论如何,生存于21世纪之初的我们,尚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社会。
  极具反思意味的是,民族主义作为近代以来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显著的意识形态与社会运动之一,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其概念本身所包含的两面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与非理性,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格局复杂的政治诉求、权力关系、身份认同与文化取向,都使人们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绝对的、静止的答案以解释和民族主义有关的哪怕是最基本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之中,首要的问题是“民族主义是正当的吗?”
  实际上,只有把具体的民族主义诉求置放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之内,我们才能辨析它是否具有正当性。人以利益和文化分群,对某种民族主义行为,不同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解释:一个群体认为自己蒙受的冤屈,也许就是另一个群体眼中的正义。反之亦然。但无论社会如何多元,人类却拥有共同的伦理底线与认知常识的能力。因此,当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们做出某种民族主义式的集体反应时,如果这种“不公正”是社会的共识而非单方面的辩解,民族主义就可能具有强烈的正当性;反之,恃强凌弱的民族主义就可能严重缺乏正当性。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民族主义究竟是一种自然而生的朴素情感,还是一种社会动员的武器?”
  的确,民族主义情感近乎“与生俱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情感立场出发去看待一切事物的,而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自幼生长的环境赋予我们的,那是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人格塑造,终其一生,“本性难移”。同时,人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新形势下对我国社会保险资金
    浅谈动物小说《雪域豹影》的
    民族主义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浅析影视文学对大学生的社会
    浅析网络文学的社会学价值
    改革时代: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方言版”文学语言与社会认
    论短信文学的社会表征功能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刑法理
    “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