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战争交响曲》风格探析           
《战争交响曲》风格探析
的政治观念相符,这一点从《爱格蒙特》配乐第八曲的一个脚注中也可以看出,贝多芬在那里写到:“小号的进入表示出为祖国争取到的自由。”在贝多芬的英雄性题材作品中,号角性的音调随处可见。例如在《英雄交响曲》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就是号角音调的典型形态,甚至在后面的乐章中,也总是依稀可闻。又例如在《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接近结尾时的两次威武的军号声,也预示了狂喜的末乐章,唤起了英雄的形象。这种具有隐喻性的音乐素材,还并不局限于他的9部交响乐中,在《列奥诺拉》序曲(第3号)发展部中两次出现的嘹亮的军号的场外独奏,是重获自由的暗示。在《战争交响曲》中,对号角性音调的使用,也可以作如是观。
  (三)曲式创新的又一范例
  按照古典主义音乐的结构原则,“交响曲”一般为四个乐章,而且第一乐章应采用奏鸣曲式。这部作品既然名为“交响曲”,则理应照此办理。但这部作品的曲式相当特殊。全曲只有两个乐章,标题分别为《战斗》和《胜利交响曲》。那么,它是否遵循了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乐章。它主要是由四个段落组成,他们分别是:(1)《统治吧,不列颠》;(2)《马尔布鲁克》;(3)《场面》;(4)《突击进行曲》。这看起来颇杂乱,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四个段落的比例并不平衡。
  第四部分《突击进行曲》所使用的音乐材料,正是第一和第二两部分材料的融合;并且在尾声处,代表法军的《马尔布鲁克》进行曲变成了类似葬礼音乐的行板(17个小节),以此来暗示法军的溃败。这样一来,此乐章的实际结构就成了:

  如此看来,这个乐章的结构完全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三段体,符合“呈示—展开—再现”的结构原则。
  第二乐章名为《胜利交响曲》,从标题上看,不言而喻音乐着力表现的是“胜利”这一主题内容,基于这一内容的需要,贝多芬对奏鸣曲式进行了变通。
  乐章呈示部主题《进行曲》,副题英国国歌《神佑我王》,它们有着强烈对比性,在调性上由呈示部D大调、降B大调呈现后,在再现部副题中调性回归置D大调。值得注意的是乐章的尾声,它使这个乐章的结构变得复杂起来,它起码综合了三种曲式结构的因素:从总体来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沈钧儒与人民
    鸦片战争前法国对华贸易落后
    浅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新闻
    从美国南北战争看台海两岸的
    浅谈动画取材与战争体裁动画
    非战争军事行动运输管理对策
    战争“变脸”:智能手机助推军
    战争中的地理知识
    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宣
    毛泽东:解放战争三大指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