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
|
一、农业产业化与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二战”之后兴起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现已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生产阶段。目前与之相类似但有区别的一种组织与管理形式是农业产业链管理。它是指农业生产从生产资料供应,如种子、化肥、农机等,到农产品生产、收获、运销,以及食品加工、供应等一系列过程,由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协会所组成的一个产业链,通过企业、社团进行生产加工的价值链、组织链、信息链、物流链管理,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扶助,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美国是最早出现和最发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 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从科学技术发展层面上看,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日益采取工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工艺,农业生产分工日益细密,越来越趋于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市场世界化。从农业生产关系层面上看,农业生产分工细密导致农业生产各环节关系日益松弛;而农业生产的季节、周期难以更改性,种子和果实易陈化性又完全不同于纯粹的工业生产。这就使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必须保持比工业生产更为密切的连接关系,需要一种特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来承担这种功能,于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正因为如此,在世界范围内,20世纪50年代,农业产业化就发展到相当规模,全球交易额达到4200万美元,其中,农产品交易占了1/3以上。据预测,到21世纪20年代,全球农业产业化交易将上升到10万亿美元。locALHost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之路,必由之路。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在家庭生产的基础上,围绕特定的主导产品生产,以该产品生产的诸环节利益为纽带,以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现除了与世界先行国家有着共同背景外,还有一个特殊因素。我国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我们难以走欧美发达国家的那种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因此,在改革进程中,由家庭生产经营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并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我国农业基本生产制度。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家庭小规模、分散性的生产经营形式与现代化大生产、大市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家庭小生产难以实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技术进步、抗风险能力很差,距市场很远,不能真正成为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这就需要有一种组织形式、一种联接力量,把千家万户家庭生产组织起来,使其既满足我国农业现实基本生产制度,又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于是,实践中就出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提出来的。它的根本特点是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靠共同走向市场取得在单独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比较利益作为联接力量,使千家万户农民和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具有较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共同体,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中国国情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创新和必然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统计,从1990年初提出这一发展战略到1998年底,全国已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3.03万个,带动农户4923万户,约有15%的农户加盟农业产业化组织,新增就业人员。571.5万人,农户新增收入总额为551.6亿元,平均每户增收800元。2002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已发展到9.4万户,带动农户超过7000万户。可以说,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进程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和选择的结果。 3.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处于核心位置,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重要组织者,是农业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抗风险的有效主体。 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外部环境是市场与消费者;其内部组织要素主要有4个方面:龙头企业、农户、主导产品、利益分配方式。其中,龙头企业处于核心地位。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较为雄厚的资金技术条件,具有开拓市场、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能力,一些大型龙头企业还能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和调控市场。龙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和消费特点,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开发和培育主导产品,制定质量标准和标准化生产程序,使其成为品牌、名牌,并为分散的生产者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又是共同体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和主要执行者,通过它的组织、服务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利益倡导、执行,吸引千家万户农民加盟产业化共同体。农户是标准农产品的分散生产者或制造业原材料的供应者,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是没有千家万户农民的加入,龙头企业也不可能作大,不可能形成大产品、大市场。主导产品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物质载体。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围绕主导产品生产、加工、运销进行的。主导产品的竞争能力是农业产业经营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益分配机制是联接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主体的基本力量,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高低和能否长期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总之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处于关键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重大政策措施,作为最紧要的目标任务。 二、江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 我省是出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较早的省份之一。20世纪90年代前后就出现了一些工厂加农户、农场连农户的雏形。到90年代后期,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大量出现。近几年来,我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进“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全省以建立10大优质农产品基地、重点发展2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集中扶持100家龙头企业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育、培养龙头企业。200 [1] [2] [3] [4] [5] 下一页
|
|
上一个公文方案: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着力点 下一个公文方案: 农业产业化经济前途和税费改革的一点思考
|
|
|
看了《努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网友还看了:
[活动方案]开展智力扶贫具体方案 [企划方案]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企划方案]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公文写作]努力提升执法质量全面规范执法行为 [公文写作]努力开创政务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公文写作]解放思想 创新图强 努力塑造城市管理新形象 [公文写作]扎实推进文明一条街创建 努力加快文明王奉建设 [公文写作]党员电教三心工程 努力实现非公企业经济和党建的 [公文写作]学习三个代表精神 努力做好党委办工作 [公文写作]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