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析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发现的常见偏误与对策研究           
试析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发现的常见偏误与对策研究
开会、开幕、开学,很多泰国学生就自然地把“开”与“结婚典礼”联系在一起,造成病句“在泰国,人们也开结婚典礼。”同样,“做”的意义范围也很宽,因为学过做事、做作业、做饭、做运动,同时对生词“犯”不熟悉,所以在教学中,常听学生说“老师,我又做错误了。”
  4.文化习惯的影响
  语言渗透着文化,不同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并不都一致,泰国学生在遣词方面常套用泰国文化及社会习惯来选择词语,诠释语义,有时造出的句子会不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造成偏误。例如在泰国,“狗”是被当做家里不可替代的一分子,是“家庭成员”,所以在介绍家庭时常与其他人一起列举出来。在作文里,很多学生写出这样类似的句子:“我们家有五个人,我爸爸、妈妈、姐姐、我和狗。”
 三、对策

  长期以来,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教学基本上任由教师自由发挥,很多留学生在词汇学习与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偏误。针对以上发现的常见偏误与主要原因,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以下有效纠偏的对策,值得尝试。
  1.重视词义讲解
  词义是掌握并运用词的前提,对词义的理解错误或似是而非就会在词语的运用中产生种种偏误,所以,词义讲解是词汇教学的核心。词义讲解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英语,可以通过以旧释新法,即用已经学过的汉语词语来解释生词,可以激活学生储存在记忆中的旧词语,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互助”前,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互相、帮助”这两个已学词语,还可通过语素义法,即“根据生词中学过的语素来讲解词义或引导学生推测词义”,[1]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类似的、未学的词,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让学生推测“花”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我昨天买了一盆花。这窗帘布太花了。我眼睛花了。我花了一元钱买了两个馒头。”之后给学生提供“花”的四个义项,让学生理解“花”的多种含义。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句子,认识到词语在意义上常会有交叉现象等是很有帮助的。经过这样的讲解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使他们在练习中逐渐加深对词的语素的理解,增强词的运用能力。此外,通过情景法教学,即把新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联系相关的句子、话语和一定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其猜词的能力。例如,“顽固”是新词,学生不能理解“这老头是个顽固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析大学生价值自觉能力的培
    试析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
    试析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
    试析大学英语文本教学的思考
    试析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
    试析加快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
    试析对电力基层单位科技档案
    试析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
    试析以高原阳光特色服务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