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新人”到“英雄”           
从“新人”到“英雄”
是结果很明确:“造就新人”一直是毛泽东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现代性要优先“社会发展”的现代性,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就目前研究看,毛泽东思想的这一独特之处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阐释。
  在毛泽东大力提倡“新人”的时候,王实味却提出了相左的意见:“旧中国仍是一个包脓裹血的、充满肮脏与黑暗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生长的中国人,必然要沾染上它们,连我们自己——创造新中国的革命战士,也不能例外。”王实味指出“新人”不能离开自身条件凭空产生,实际上“新人”理论的“阿喀琉斯之踵”正在此处。但是如此观点岂不是抹煞了“革命”功绩?岂不是消解了革命目标?断断不可。由于毛泽东在延安的特殊地位,即便受到一些阻碍,他的观点还是在延安文艺界以“座谈会”的形式推广开来,并且促使作家开始逐步认同这一理论(如因写《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被批评的丁玲转而写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对当代作家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是决定性的。丁玲多年后如此回忆:“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教育了一代知识分子,培养了一代作家的成长,而且影响到海外、未来。每回忆及此,我的心都为之震动。”延安是应运而生的“圣地”,“应该”被“歌颂”为一个与以往历史任何时期都不同的、部分实现了人类理想的乌托邦,是解放区文学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定,否则,将受到批评。
  从当时周扬与胡风的“现实主义讨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三八节有感》(丁玲)、《还是杂文时代》(罗烽)、《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等文本来看,几乎没有理论家和作家能够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理解毛泽东对“新人”的渴求。在延安时期,将并无太多闲暇顾及文艺生产的毛泽东的“新人”理论加以概括、阐释和发挥的是周扬。作为受五四文学和苏联文艺理论影响的理论家,与“新人”理论的“接轨”让周扬有许多“隐衷”。周扬号召“写农民”,但是又无法放弃知识分子的趣味,这使他的观点经常处于摇摆之中,至少延安期间是这样。在周扬1946年选编的《解放--区短篇创作选》里面,已经出现了一批“新人” ——新女性、好干部、战斗英雄,可以说,他们就是解放后“新人”的最早群像。因此,说他们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范也并不为过。孔厥的《一个女人的翻身故事》写折聚英小时候以“两斗粗谷子”的价钱换给别人做童养媳,后来参加革命学习文化翻了身,离婚后组建了新的家庭并成为边区女参议员的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
    国学与“新国学”精神
    从“宪法委员会”到“宪法法
    从“轮胎特保案”看美国对华
    从“母题”到“图纸”
    从“道德黑客”看伦理世界观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
    从“民生”向“公共利益”转
    从“四大”的价值观|看优秀财
    从“影贷”看中国电影产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