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新人”到“英雄”           
从“新人”到“英雄”
的层面,但显然这已经不是“学术”的问题了。
  
  三、“无产阶级英雄”
  
  “史无前例”的历史揭开了“新篇章”,但是帷幕拉开后的舞台上却没迟迟没有出现“新演员”,激情的锣鼓声不断催促,“空缺”焦虑的气氛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弥漫。相对于“三面红旗”挂帅的“高潮”局面,文艺界显然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毛泽东1963年、1964年连着以“两个批示”的形式表示不满,而1964年6月初到7月底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为不知所措的文艺界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一改此前低调形象的江青在这次大会的座谈会上首先严厉批评了文艺工作者“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工人织造的衣服,住着工人盖的房子,人民解放军为我们警卫着国防前线,但是却不去表现他们,试问艺术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你们常说的艺术家的‘良心’何在?”接着,她提出了任务:“我们提倡的革命的现代戏,要反映建国十五年来的现实生活,要在我们的戏曲舞台上塑造出当代的革命英雄形象来。这是首要的任务。”选取现代京剧作为“突破口”和“样板”来“大写××年”,既是江青个人的推动,也是新形势对文艺的要求,而塑造英雄的倡导,一举结束了“典型人物”、“中间人物”等争论,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任务”。几乎在同时,《文艺报》做出检讨,“同志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一致认为,在我们的刊物上发表了鼓吹‘写中间人物’的文章,是严重的错误”。“新人”从此“毫无争议”地升级为“英雄”。
  英雄一旦脱离了“新人”的羁绊,就成为天马行空的形象,而写“英雄”,也变成了一场言之有据、逻辑清晰的“造神”运动。英雄人物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但是这并未引起理论上的混乱。有论者认为,塑造英雄的时候,“不要受真人真事局限”,“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就可以从许许多多工农兵英雄人物的身上进行典型概括,塑造出高大丰满、光彩照人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又从每一件作品中所塑造的主要英雄人物身上,集中反映出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时代”。塑造“高大丰满、光彩照人”的英雄,为的是表现无产阶级在历史人物长河中的“新”,正如当时的理论家(北大、清华写作组)所说:“高就高在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美就美在他们是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人。”塑造英雄显然没有问题,但是把英雄的标准定得如此之高,让文艺工作者有点吃不消。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
    国学与“新国学”精神
    从“宪法委员会”到“宪法法
    从“轮胎特保案”看美国对华
    从“母题”到“图纸”
    从“道德黑客”看伦理世界观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
    从“民生”向“公共利益”转
    从“四大”的价值观|看优秀财
    从“影贷”看中国电影产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