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音乐精粹           
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音乐精粹
中国人民的认可并接受。
  音乐历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史证明,包括双簧管艺术在内的西方管弦乐器已经溶入中华文化的大家庭,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外来文化只是嫁接在这“根”上的“枝叶”,如果“根”丢失(即丧失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身份认同),这个民族文化的显现便会像“无根草”,成为飘荡着的“浮萍”,难以深入人心,我国当前双簧管艺术的现状即如此。通过审视自己周边环境观察我们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发现不同文化的发展都“殊途同源”——在本民族语言基础上通过寻求差异而进一步升华,舞剧《一把酸枣》的成功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想到,通过山西民间音乐编创双簧管独奏作品,不失为一条推动我国双簧管艺术发展的路径。
  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尝试将山西民歌改编为双簧管独奏曲。10多年来,已经改编、演奏并录制了10首山西民歌双簧管独奏曲②,改编过程中完全保留原民歌的风格色彩,将双簧管的各类演奏方法运用其中,甚至借鉴采用各类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尽可能的还原民歌原有的味道。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千百年来,蕴藏了丰富的民歌资源,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山西地处华北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山西境内多山,南有中条山,东有太行山,北有五台山、恒山,西有吕梁山,这些山脉将三晋大地分割为由5个盆地(晋中、晋南、上党、忻定和大同)为主土石山区。独特的地域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使山西各地民歌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根据各地民歌音乐的不同特点,山西民歌大致可分为晋中、晋南、晋东南和晋北4个不同的色彩区。山西民歌在音调上的特点,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山西语言的影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山西各地民歌是与山西各地语言的发音、语调(抑扬)、语气(重音),特别是声调(四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改编晋北的河曲、保德、偏关民歌(如《想亲亲》、《挂红灯》、《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时,注意保留其高亢辽阔的特点,着力体现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
    民族音乐在音乐市场的传承思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司
    影响我国纸质文献传承的主要
    祭祖节相关传承_原始信仰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过程中的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马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
    现代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