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精神培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精神培育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精神培育

 摘 要: 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当前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古代文学课程责无旁贷且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因而发掘与培育古代文学课程所内含的丰富的人文意蕴的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需重新审视与设计古代文学课程目标,让该课程内蕴的人文精神“走进”大学生的生命,使其理解和感受到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借鉴古代书院教育“对话”式教学,通过经典文本阅读的个案法训练,指向人文主体自身素质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人文精神 培育
  
  今日绝大多数院校是“专业教育实,素质教育虚;功利教育实,人文教育虚”,这些导致大学校园弥漫着深深的冷漠、纯粹的功利和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集体无意识”。[1]这样的高等教育让人充满忧虑,也与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关注人本身、尊重人的尊严和个体的精神价值,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成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责无旁贷且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古代文学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开掘与转化
  要避免当前中国的人文精神危机,促使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作为人文课程之一的古代文学课程无疑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文学是人学,古代知识分子无不深受儒释道思想浸染。其中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譬如先秦儒学先义后利的价值观,“仁者爱人”的人伦关系,“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为我们展示了崇高的人生境界;此外如《左传》的民本思想,老庄的逍遥自由,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苏轼的旷达超逸,等等,都是往哲先贤们提供给我们的人文精神的无尽宝藏。故“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是20世纪初提出,于今讨论得更为热切的一个命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命题往往视人文主义为古已有之的固有特性,从而遮蔽了现代性的阐释学背景。以人文修养为导向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传统,需要在现代批判中重建。这是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中需要重视也是其与现代接轨的途径。
  二、古代文学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