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文化研究与批判传播研究           
文化研究与批判传播研究
像、图像运动、摄影机运动、口头语言、歌唱、音乐等元素的融合。为了成为批判文化学者,我们需要分析所有那些企业为了生产媒介产品所汇集的元素。
  我们不仅需要抛弃文本的隐喻,更要抛弃细读的隐喻。阅读要求对阅读的对象聚精会神,但社会研究发现,人们并不能持续对广播、电视甚至影院里放映的电影加以关注。更进一步说,个体单独在家有时会把电视、广播、灌音唱片、录音书及其他媒体当作“噪音”或“伴音”。在每一个家庭里,多种媒体的混合都会创造出一种无处不在但却难以察觉的混乱的媒介图景。简而言之,我们需要运用批判社会研究来探寻人们如何与——或不与——住宅里或在商铺、电梯、街道中环绕着他们的媒体发生关联。
  以上四点浅见谨供各位参考。最后我要感谢赖昀和吴畅畅将我的发言稿翻译成中文。我还要感谢赖昀在会上宣读翻译稿。谢谢大家。期待与各位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注释:[1] 引文包含第一部分的第二段。
  
  参考文献:
  Boas, Franz. (1948). Race, Language, and Culture. Macmillan: New York.
  Hall, Stuart.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n, Andrew Love, and Paul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Boston: Unwin Hyman, 128-138, 294-295.
  Hoggart, Richard. (1957). The Uses of Literacy: Aspects of Working-Class Life with Special References to Publ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s.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Marx, Karl. (185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
    论农林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状况评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工业设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及其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