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浅析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浅析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摘 要】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以其存在的多元性和虚拟性、操作的迅捷性和交互性、交流的平等性和开放性,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适应网络文化环境为前提,从教育的观念、载体、形式等方面着眼,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7-0036-02
  
  一 网络文化的特质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文化作为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及成果,其特质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存在的多元性和虚拟性
  网络作为多元化的知识载体,其传播方式更为直观、内容更为丰富。大学生可以在网上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各种思想在网上交汇、碰撞、融合,其中不乏一些腐朽思想。纷繁多元的价值观念长时间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形成冲击。网络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发布信息,使信息发布和使用难以掌控。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缺乏理性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的多元性和虚拟性使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逐渐弱化。
  2.操作的迅捷性和交互性
  网络的普及,让大学生成为“网民”。作为传播工具,网络省略了许多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使时间、空间和资讯处于无障碍状态,可即时传播。在网络上,交流与沟通没有限制,各种信息既可单向传播,也可双向、多向传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线状的,是典型的单向文化传播,教育者可以把握教育活动全过程。大学生作为网上信息多向互动的平等参与者,其信息接受过程已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单向文化传播方式。网络的迅捷性和交互性加大了高校控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难度。
  3.交流的平等性和开放性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并内化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工业设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及其渊源
    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俄罗斯重评斯大林思潮的社会
    探析网络辅助答疑系统的设计
    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
    广东构建红段子网络文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