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学热”分析与“国学”时代功能兼估           
“国学热”分析与“国学”时代功能兼估

论文联盟*编辑。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这些话语给我们的启示是:你要让你的人生有意义,它就会有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我们是选择沉沦还是选择提升,都只在我们自己。
  
  四、结语
  
  以上,笔者通过对近两百年中国思想与社会的历史的简要回顾和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逻辑结构的剖析,尝试指出:作为所谓“国学”的最重要部分,孔子与儒学不可能提供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公正的社会(just society)塑造公正的人(just man)的过程中。而对于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而言,基本结构的公正固然有首要的意义,但公正的德性人格的养成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过程中,儒学未始不可以承担一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53—355.
  [2]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27-141.
  [3]胡适.新思潮的意义[A].胡适.胡适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691—700.
  [4]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胡适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17.
  [5]吴照云,罗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假设的情境化管理[J].当代财经,2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国学精髓
    于丹:从严肃的国学大师到柔软
    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回顾
    探析中美两国学校教育的差异
    国学教育重在知行统一
    国学文化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
    从国学热看国学普及
    走进国学 亲近国学
    国学与“新国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