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觉           
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觉
,使得民间金融活动受到抑制。
  逆市场化现象的集中表现,是以改革为名放松管制、以规范为名加强管制。从政府管制的角度看,国家撤并了一大批专业部委,企业没有了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放松了准入限制,但是在资质审批和资格管制的名义下,企业仍然得听命于政府主管部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设立和管理的审批项目,特别是在部门立法、司法行政化的情况下,一系列行政管制合法化了。甚至一些综合性政府部门也掌控着企业的生杀大权,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交不交私营和个体经营者协会会费作为准入的条件,所交会费则成为工商部门的收入。至于政府官员实际掌控的已经市场化了的经济权力仍然存在,比如,银行信贷计划和贷款指标早已取消,但政府部门和官员授意和担保的贷款依然是普遍现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分权化,还是市场化,中国的经济转轨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分权是由政府实行的放权,放松管制也是政府施动。究竟放松什么,放松的先后秩序是什么,如何把放松的东西再管制起来,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都是政府说了算。由于经济市场化和社会民主化的分裂,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讲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另一方面却批判私有经济的自发性质和剥削性质;一方面,从上到下相关部门有一个又一个文件,宣布要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限制。因此,这种市场化改革只能是经济单腿独进的片面市场化,套用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概括,简称为政府市场经济。也许,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经济转轨方式选择带来社会发展的滞后效应
  
  本质上,社会转轨就是一个政治、文化、经济的整体变迁过程,如果将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脱节,仅仅着眼于经济转轨,甚至用经济转轨来代替和挤掉社会转型,必将葬送整个改革大业。由于中国的社会转轨就是放松、取消政府的管制过程,那么,放松政府管制的内容、方式和次序就基本上构成了经济市场化转轨的内容、方式和次序。由于这种选择本身采取了先经济、后社会,甚至是单纯的经济市场化办法,因而造成了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滞后。
  
  (一)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导致的社会发展隐患
  尽管经济转轨过程中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管制是同时放松的,但放松程度和速度是不一样的。产品市场管制放松速度快,放开程度大;要素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审计的几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
    中国水彩画名家
    纵观中国水彩画的趋利与利
    论中国水彩画审美取向的写意
    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三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对台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工商行政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拨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