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觉           
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觉
开始的。但是,在经济转轨推进的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转轨的确是大大的滞后了。
  从社会发展来看,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的改革就严重落后。一方面政府放弃了自己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的责任。2003年在中央政府教育投资的分配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占95.45%,而用于基础教育的占不到5%。在基础教育中,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央只占10.14%,地方占89.86%。在全部教育经费中,中央只占2%,省市占11%,其余均由县、乡两级负担。而全国2470个县级单位,40%以上是赤字,乡级赤字更高。不仅如此,自分税制以后,中央和省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县级收入。于是把基础教育寄托于希望工程,实际上是把基础教育变成叫花子教育。另一方面,政府在这方面的管制又相当严格。比如高等教育,不仅高校的校长和领导班子是由组织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的,并进入官员系列。22名校长晋升副部级就是证明。而且学科设置、教材内容、教授名额、招生数量等都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控制的,教育部控制着教育行政权,学校的自主权力很小,学校和老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资源的争夺上。这一切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转轨的深度和广度,也直接关系到市场制度建设和社会变迁的成败。
  
  (三)政府角色错位造成的社会结构失衡
  政府主导的市场化一方面推进了市场的发育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市场的扭曲和变形。其中的关键是各个主体在市场中的角色和行为的扭曲,特别是政府的角色和行为的扭曲。
  政府角色和行为的扭曲集中表现在,政府除了作为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之外,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主体,政府不仅拥有对强制的垄断,而且在一些非强制性的服务领域也具有排他性垄断权力。各级各类的政府机构凭借公共权力、动员所管辖的全部力量进行经济竞争,这种竞争贯穿于整个改革的过程中,虽然竞争的具体领域和具体方式有所变化,但经济竞争主导着政府和官员的行为的实质则没有变化。因为经济绩效不仅直接构成官员的主要政绩,决定着官员的升迁,而且与官员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官员的收入也依赖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为此,官员就要推进经济市场化,并要千方百计地扩大投资,增加产出。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审计的几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
    中国水彩画名家
    纵观中国水彩画的趋利与利
    论中国水彩画审美取向的写意
    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三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对台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工商行政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拨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