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田晓菲谈“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           
田晓菲谈“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
;,不应该在求真过程中自欺欺人。如果已经知道一个东西是虚幻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承认虚幻就是最大的真。我很重视考证,但是在动手考证之前,一定要先提出一个好问题,否则如果考证的出发点就是错的,考证本身再精细,结果还是不免南辕北辙。

  这里你提出来的问题,其实还是要回到文学作品的解读问题。作者、时代,是一个故事的主要叙事成分。有的诗歌文本需要一个故事,因此也就需要作者和时代,有的则不需要。比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写偶然,写欲望与暴力,写对比:历史与时间的对比,战争与爱情,锐利、坚硬但是折断或废弃了的铁、铜、锁,与短暂、脆弱但是年年复归的东风、春天,还有短暂、脆弱但是永远在控制把握之外的二乔。它到底是杜牧写的还是李商隐写的,是唐人写的还是清人写的,对我们阅读欣赏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吗?可是相比之下,庾信流亡北方时写的一些诗,如果不知道作者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对这些诗的阅读、理解、欣赏,就会完全改观,而且会肤浅很多。

  重要的是记住把“作者”和“时代”作为阅读和思考的框架是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一种特有的人为建构(印度文化就根本不在乎作者和时代),但这不是唯一的阅读和思考框架。即使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作者”也并非一贯具有重要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种类的作品,对“作者”有不同的要求。譬如说今天关于《金瓶梅》作者是谁有四五十种说法,但是,这部书在晚明最高级的文人圈子里抄写流传的时候,甚至在张竹坡为它做评点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苦苦追问它的作者“到底”是谁。现在大家都在追问这部作品、那部作品的“作者”,可是为什么不反思一下“作者”这个概念对文学和文学史的意义何在?在我看来,这正是文学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

  手抄本文化的特性在之前的文学研究中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者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田晓菲:是学术传统和文化潮流造成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欧洲很相似。欧洲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即存在校勘学、语文学,对&ldqu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