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议马克思关于财富逻辑和人的逻辑的关系           
浅议马克思关于财富逻辑和人的逻辑的关系
其本质而言,财富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它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力量。在私有制情况下,这种社会力量变成一种外在力量反过来支配着每一个个人,社会变成抽象社会,个人变成抽象个人。对财富神灵般的顶礼膜拜,表达了大众对抽象社会的认同,意味着个人已经被异化的社会同化。在这种情况下,财富的增长恰恰表征着生命的减少:“你的生存越微不足道,你表现你的生命越少,那你占有的也就越多,你的生命异化的程度也就越大。”但是财富幻象使我们认识不到这种异化,拜物教赋予我们一套颠倒了的世界观,以物的尺度来看待这个颠倒的世界,如何能够发现世界的颠倒?“国民经济学家把从你的生命和人性中夺去的一切,全用货币和财富补偿给你。”我们不但认识不到遭受剥夺的生命和人性,反而争先恐后地汇入到获取货币和财富的时代洪潮之中。
  使用价值的抽象化强化了财富幻觉的真实性。相应地,欲望本身被抽象化,先是成为抽象欲望,后是成为欲望幻觉。在财富被普遍欲望所抽象、所幻化的社会中,抽象的个人所体验到的自己是一种“交换价值”,忽略掉的是自己的“价值”或者“使用价值”。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人变成了“人格市场”上的商品,形成了一种“商品销售性格”,当“商品销售性格”成为社会性格的主要方面时,个人的情感异化,社会的道德沦丧,大众的心理病态,人类彻底沦为财富的奴隶。
  马克斯·韦伯在肯定了以“禁欲”、“勤奋”、“节俭”等新教伦理为基础的理性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终究要崩溃的忧虑:纯粹世俗的情欲取代天职观念,财富的生产将变成人类生存的铁笼,以致于将来有可能进入这样的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韦伯的忧虑今天已经不幸成为事实。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维持财富生产的关键不再是通过禁欲来增加资本积累,而是通过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来实现财富增殖,其后果必然把人变成消费机器。除了消费生活用品,人类开始消费符号,进入了意识经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资源的极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议人肉搜索的法律问题
    浅议档案管理自动化网络建设
    浅议植树造林方法
    浅议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
    浅议地理实验与高中地理教学
    浅议写作素材的发掘
    浅议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与临
    浅议秘书课堂教学中教学法的
    浅议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