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各有所短,应该携起手来,相互取资,形成合力,以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为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研究。
  文学地理学在中国本土建成并最终走向世界,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一个独特贡献。让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注释
   ①如曾大兴著《中国历代文学之地理分布》被华林甫编《中国历代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引述,被蓝勇编著《中国历代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大量引用。
   ②详见曾大兴《建设与文学史学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2011年4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文献]
   [1]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J].读书,1986,(4).
   [2]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J].社科信息,1989,(12).
   [3]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4]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7]陶礼天.北“风”与南“骚”[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8]曾大兴.英雄崇拜与美人崇拜[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9]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0]戴伟华.地域文论文联盟wWw.LWlm.coM化与唐代诗歌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2]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丁福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4]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
    做好纺织工业建设 盘活民营企
    城多一体化建设中的人口迁移
    会计信息化将成会计系统建设
    洛阳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成本管理与
    企业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
    公路建设方案可行性评审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