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宗教经济学:四大领域与两大论题           
宗教经济学:四大领域与两大论题
、经济史学等众多知识领域交互作用的产物。由于学科背景与理论工具的多样性、复杂性,它必然形成不同的研究理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疏理“宗教经济学”文献的学者,是经济学家劳伦斯?R?伊纳库恩。伊纳库恩(Laurence R.Iannaccone,1998)认为,宗教经济学研究可分割为“三条研究路径”(three major lines of inquiry):其一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阐释宗教行为;其二是研究宗教的经济后果;其三是借助于神学信条和圣典来支持或批评经济政策,可称为“宗教的经济观”(Religious Economics)。伊纳库恩的疏理侧重于“第一条路径”,即应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个人、团体和文化中的宗教行为格局;他对“第二条路径仅作浅显的评述”,对“第三条路径”则不做评述,因为后者的文献过于宽泛,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专业兴趣相去甚远[4]。其中,第三条路径即“Religious Economics”,被有的学者翻译为“经济宗教学”,但称为“宗教的经济观”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表达,它包括佛教的经济观、基督教的经济观、伊斯兰教的经济观等等。整理:WWW.YbAsk.COM 。

  劳伦斯?R?伊纳库恩是当代宗教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贡献不小。但是,伊纳库恩的归纳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其说是“研究路径”,还不如说是“研究领域”更为恰当。因为“研究宗教的经济后果”与“借助于神学信条和圣典来支持或批评经济政策”,完全可以采取相同或相似的研究路径,但它们却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如果要按“研究路径”来归纳的话,也许可以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传统”与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论题”,才是两种最基本的研究路径。前者可简称为“斯密传统”,它主要被导向“对宗教的经济学分析”;后者可简称为“韦伯论题”,它主要是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
  山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熊彼特以来的演化经济学理论
    国际碳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中国汇率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基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新制度
    河北省民族音乐的经济价值研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对话
    经济法知识点理解记忆顺口溜
    从风险导向视角谈商业银行经
    探讨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