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宪法实施与宪法治理模式的转型           
宪法实施与宪法治理模式的转型

宪法实施与宪法治理模式的转型

 30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1982年宪法(以下简称82宪法)。30年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82宪法成爲国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础,确立了国家与社会的价值观与目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何评价30年来宪法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治理具有什麽样的内在机制?宪法「後30年发展」将面临什麽样的挑战?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一、宪法实施与社会基本共识
  82宪法爲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笔者认爲,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宪法治理形成了社会共识,奠定了社会凝聚力的基础。经过30年的发展,执政党、政府、民众、学者与媒体在宪法问题上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这些共识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历史实践,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一)尊重宪法、维护宪法逐步成爲国家价值观与文化
  82宪法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至爲重要的内容。这部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编辑:www.ybask.Com 。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关於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这个讲话爲起草82宪法确定了指导思想。他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果断地提出了修改宪法的建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问题,对起草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国家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都及时、明确地提出了意见,对宪法修改起了决定性作用。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就是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二)通过宪法治理,提出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的转型
  2004 年9 月15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作爲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法治的理念引入执政活动中,高度重视宪法的地位,对於增进党的执政正当性、规范公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
    从1947年宪法草案看1954年宪
    论依法执政与宪法的实施
    八二宪法拐点
    高职宪法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对审计法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探
    对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几
    例谈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实施
    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
    征收农民房屋和土地的宪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