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理性与伦理双重规约中的学校制度建设           
理性与伦理双重规约中的学校制度建设
中,规则的确定虽然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管理者也不能在一条道上走到黑,因为制度与规范本身并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和真义,人们总是应该为了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才制订并遵守规范,制度如果仅仅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实际上不具有任何意义,人们不可能为了要遵守制度而制订规则,也不可能仅仅因为规则的存在才去遵守规则。所有的制度其实都具有某种价值取向。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制度体系及相应的核心价值观。经济领域有经济领域的经营原则,政治领域有政治领域的价值尺度,文化领域有文化领域的评判标准。按照丹尼尔·贝尔的理论,“掌管经济的是效率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原则。”任何制度都有其适用的特定领域,一旦超出范围,就面临着功能与价值的失效。价值虽然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但同为主体的人在不同的领域所要追求的核心价值却截然不同,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和战斗,企业家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教师的使命是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这里,我们不能将军队的制度标准推广到企业家身上,同样也不能将企业经营的投入——产出原则运用到教师与学生身上。与其他领域相比,教育领域可以说从根本上关涉人的成长与价值实现,因此,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据或基础应该是人的自由发展和完满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建立对人的行为起规范、导向作用的刚性的规则体系。如前所述,学校教育领域需要制度的建设和规范的制定,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和争端,但是,与人的存在和发展相比,制度和规范的维护不具有自足的价值,只有它们与人的发展方向一致时,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合理性证明。因为“即使每条规则的技术合法性都能够得到辩护,一个规范系统,或者说一个游戏的整体性质的合法性仍然没有得到说明,就是说,即使我们能够确证一个游戏在技术上或程序上是无懈可击的,仍然不能证明这个游戏在价值上的优越性……现代社会企图通过完善各种制度的技术性程序来制造好的社会、好的制度或者好的法律,这是幻想,这像想仅仅通过学习标准的句法而写出好文章。”教育世界需要的是按照人的成长逻辑行事的制度,而不仅仅是按照体制自身的程序规则行事的制度,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在于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

  在现实层面上,学校制度的建设似乎就是忙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师教学规范的、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评。然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依靠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通过教育教学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知识的传授以及多种素质的培养,而教育的灵动之处与教学智慧的生发之处就蕴含于教学中无法预期的思维碰撞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过程中。这也就决定了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和考核,不可能依照哪一种工业或者商业的管理模式完成。判断学校管理制度好坏的唯一标准只能是人的发展的标准,也就是要看这个制度是否能给学生的成长创设更加有利的条件,是否使教师们更自觉、更有创造性地进行那些无法用数字来统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与人格的陶冶。
  时下对中小学教师的考核流行一种量化打分的管理方案,它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制定的一种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教师考核制度,努力做到对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所有的教职员工,对教师的业绩、业务水平与考勤情况进行面面俱到的量化打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根据新发现的问题进行条例的增添与修补。这样的制度对于教师的管理来说是一个便捷的手段,而对于教师的工作热情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它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将眼光放在学生身上,更不是放在对教育理论、教学智慧的探索上,而是仅仅满足于驯服地执行教育当局的方针、学校的规程、规定或建议的教学法,教授正式教材或必不可少的官方教科书,疲于应付一些条条框框上的规定,无暇顾及业务的学习,失去了开拓创新的意识与力量。教师的“非分之想”与“非凡之作”泯灭于出于方便管理设立的标准中,进而给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冲撞与制衡
  
  制度建设的原意并非是为了限制和约束人,而是致力于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然而在标准化、规范化和量化管理的制度成熟过程中也增强了其自身的强迫性意志,从而更容易产生负面作用,即通常会出于维护自身稳定性与系统性的派生目标而遮蔽、忽视人发展的原始目标,甚至消解了对人发展的优先性的追求。这是人类所有制度的哲学难题,学校制度的发展也难出其右。
  对于担负着人才培养与民族兴衰责任的教育教学事业来说,伦理性地关涉人的美好生活的目标具有更充分的价值,然而,完备的教育教学制度总是以足够复杂的机制和足够稳定的运行程序为载体,以系统化的科层体制和模式化的教学活动为表征,在追求自身的稳定性和规范性的过程中,学校制度和教育规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美学的多样性与中国传统美学
    试论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
    《三国演义》中男性与权力女
    大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教育研究
    论艺术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
    司法会计理论辨析与专家证人
    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
    理解逻辑学原则的抽象性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