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理性与伦理双重规约中的学校制度建设           
理性与伦理双重规约中的学校制度建设
及教学规则又由它赖以产生的原始目标—一单纯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分化出了管理以及维护自身稳定性的目标,就好像制度自身也成为一种利益主体,也具有了主体意识一样。而教学过程中的人反而受到制度的操控而表现出一种“剧场化行为”。就是说,人的讲话与行为都在制度的规约下失去了自我的本真表达的功能,纯粹是为了迎合现有的制度,为了做出来给人看,不是自我的求真本性与创造潜能的表现。这样,对教育和教学的服务意识在学校制度的组织化过程中淡化,更深层的人的发展目标也在制度发展的体制化过程中被排挤。这样,在需要高度的创造性、担负着极大的人文价值的学校教育领域,以标准化管理和效率为追求目标的学校教育制度建设无意中忽视了对人的个性、尊严、价值、精神层面的尊重。事实上,学校制度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一系列约束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规范,不仅仅是一系列严格的评价标准以鉴别何谓“效益低”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更重要的是保持规范的适度张力,避免事无巨细地管得过死,以实现人的自由追求和创造性的发挥。
  学校制度的建设必须在太多的控制与完全地放任之间需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太多的限制会产生阻碍,而失去了约束也会带来混乱。就像城市中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一样,只有适量的信号灯才会有助于产生有条不紊的交通状态。同样,只有适量的限制才会带来有序的行为,并能为人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拓展空间。由于教育必须考虑人的自由存在和自主发展的需要,由于教学面对着复杂的不确定情景,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教学更是需要创造性发挥的职业。萨义德坚决反对知识分子退缩进狭窄的专业领域,成为冷漠、狭隘、唯专业建制是从的套中人。他把“专业化”看作是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最大威胁,而他所说的“专业化”是指“把自己身为知识分子的工作当成为稻粱谋,朝九晚五,一眼盯着时钟,一眼留意什么才是适当、专业的行径——不破坏团体,不逾越公认的典范或限制,促销自己,尤其是使自己具有市场性,因而是没有争议的、不具政治性的、‘客观’的。”这样的“专业化”其实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体制化,而严格的体制化的确是对自由的精神的束缚。因此,制度的建设必须考虑人的自由与创造性的发挥空间,必须具有人性化色彩,铁板一块的律令是机械的运行原则而非生命的需要。
  学校制度的建设既要追求自身的体制化和规范化,又要兼顾人的创造性发展的需求,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是制度的存在保障,而人的发展的维度却是制度存在的价值证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必须在二者的冲撞中保持适当的平衡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美学的多样性与中国传统美学
    试论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
    《三国演义》中男性与权力女
    大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教育研究
    论艺术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
    司法会计理论辨析与专家证人
    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
    理解逻辑学原则的抽象性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