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也要以人为本。 什么是以人为本?顾名思义,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根本,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具体说就是把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以人为本。语文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就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呢?
        首先,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培养学生人性,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单纯的知识永远不会变成智慧,单纯的知识传授也很难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饱含真情,始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体验,让经典的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坚强的意志,美好的情感,不屈的信念,悲天悯人的情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并伴随他们一生。这样通过学习,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最关键的时期,给他们以人性的涤练,价值的中坚。
        语文教育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当前,在语文教育中应克服“三多三少”,即知识看得多,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很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重视的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对将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忽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只在学科的某个局部、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将会小得而大失。
        其次,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功能性质。
        不能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一个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搞文字的排列组合,好端端的文章被碎尸万段。这样搞,闪光的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只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全面把握,才能满腔热情地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育教得丰富多彩。当然必要的训练是要有的,但不是机械地训练。比如,朗读是一项很好的训练,既有训练功能,又有教育功能,一篇好文章可以读得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得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
        再次,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给学生。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摒弃以前“四部曲”,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课堂究竟是谁的用武之地。于漪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诫同行,过去认为教师只要讲深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会占用了学生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课堂上,学生是学习主体,问题要让他们提,疑点要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应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得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观点。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们能学他们自己想学的东西。这个观点在今天仍非常适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活动的环境,使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获取创造性思维成果的欲望,从而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敢于否定传统和权威,敢于否定标答的习惯,让学生有敢于质疑,敢于探求,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认识的能力。
        第五,面向全体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中间,决不放两头,知人善教。同时,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满腔热情地帮助引导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交往。首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或者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劳动,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不要训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教育,作用于人的教育。语文学科若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就会走出语文教育的误区,就能够开创教育教学新的局面。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进时代的活水才能永远具有生气活力。以人为本,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
    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
    农林院校《政府经济学》教学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中自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法律逻辑学的教学研究
    对农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其教学
    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