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初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设立中间程序的合理性           
初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设立中间程序的合理性
经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注释:
    [1]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 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M].台湾:正中书局印行,1981.
    [3] 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前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 龙宗智.刑事公诉权与诉讼条件说[J].人民检察,1999,(3).
    [5]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研究,2002,(2).
    [6]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7] Daniel E·Hall.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Constitution.an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company.at34.1997.
    [8] 朱朝亮.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之定位[J].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0,(15).
    [9] 陈运财.起诉审查制度制研究[J].月旦法学,2002,(9).
    [10] 陈瑞华.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之比较[J].政法论坛,1995,(4).
    [11] 王兆鹏.起诉审查——与美国相关制度之比较[J].月旦法学,2002,(9).
    [12] 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J].现代法学,1998,(6).
    [13] [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4] 林钰雄.论中间程序——德国起诉审查制的目的、运作及立法论[J].月旦法学,2002,(9).
    [15] White bread.v.Slobogin,supra note 14,at537.544.
    [16] 徐益初.不起诉刍议[J].人民检察,1996,(12).
    [17] 龙宗智.左卫民.法理与操作——刑事起诉法定评述[J].现代法学,1997,(4).
    [18] 蔡墩铭.两岸比较刑事诉讼法[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19]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从赵作海案看我国的司法制度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状况评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完善
    我国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
    探析我国建材检测行业的现状
    试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浅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