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关于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探析           
关于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探析
期以来,德育工作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系统中,囿于校园一隅。显然,这种“象牙塔”式的 教育 ,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所以德育工作应主动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其信息选择和文化整合功能,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获取有益的养分,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辐射自己的能量,从而保持自身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拓宽工作视野,不断探索,逐步建构一个以社会为中心,学校、家庭为基础的德育体系。
  其次,从传统的防范型德育观向主动发展型德育观转变。伴随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爆炸烈度会进一步加深,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将变得经常,青年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将更多地来自社会而不是学校,因而信息接受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大大增强。而传统防范型德育观往往把学生看作德育的客体,它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手段,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理论,使学生无条件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和规范,忽视了道德的主体性本质,阻碍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防范型德育观,确立主动发展型德育观。德育工作者应从单纯传授道德知识方面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武器”,提高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教育上,尽量利用网络教学创设一个平等、和谐、互动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和真实的生活,引导他们学会主动选择,自我教育,从而自觉地把社会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道德需要,促进他们健康地发展。
  三、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策略、方法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不应仅限于培养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真、善、美的追求和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总之,应把德育工作放在信息社会人们面临的挑战这一大背景下来思考,来进行。

  1.  积极吸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加强 网络 伦理 教育
  网络的利弊完全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网络技术是社会 发展 的一个重要工具、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科学 技术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服务于人本身。所以,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应着力关注人的现实存在和终极价值,实现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平衡。
  虽然传统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受到严峻挑战,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优秀思想如“天人合一”,以国家、社稷为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学习方
    关于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定位的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的
    探讨关于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顿方案及
    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承
    论关于北京轨道交通投融资问
    关于普通磨具民营企业提高效
    关于胶原蛋白在造纸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