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反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反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程中,读者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韩灵的痛彻心扉的痛苦。由此可以看出,反语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格,更是形象深刻的语言运用方式,可以表达微妙的认知和心理效果。
  结语
  反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及其普遍。说话人用反语来达到其特殊的交际目的,表示更加深刻的含义,而听话人则通过语境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真实目的和话语的含义。这一言语使用和理解过程涉及人们的认知机制的参与。本文试图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对这一认知机制进行剖析,以“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为理论框架,建立一个反语的生成和认知机制,发现,“正—反相邻连续统”在反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反语的生成也就是从自主到依存的转化,以及反语的理解即显性表述到理性表述的推导都离不开这一心理过程。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反语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相信随着认知语用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反语这一现象的认知机制的解释将会更加全面科学。 中国论文联盟http://*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Croft W & A D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黄缅.反语新论[J].外语教学,2008,(5).
  [3]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J].现代外语,2003,(4):111-119.
  [4]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7,(3):2-9.
  [5]徐盛桓.“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2006,(2):18-24.
  [6]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163-170.
  [7]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形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2):35-40.
  [8]邹春玲.诗词生成的自主依存分析模式[J].外语学刊,2007,(5).
  [9]邹春玲.歇后语的心理模型分析[J].外语研究,2009,(3).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
    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逻辑与应
    温血动物与冷血动物的生存之
    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
    日语礼貌用语的语用功能定位
    生物学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
    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
    日语的暧昧表达与社会文化
    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
    议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因素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