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谈1930年代文学与新兴电影艺术的交互作用           
浅谈1930年代文学与新兴电影艺术的交互作用
明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1895年在巴黎作第一次的放映,次年即传入上海的茶楼和游乐场。今发现《游戏报》上的《观美国影戏记》一文,写的确系在沪地公共场所观看电影,而不是放幻灯,时间为1897年。{2}到1907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成第一个电影院“虹口影戏院”。之后陆续有一批外资影院兴起,演的都是外国片,观众多为买得起电影票的洋人和高等华人(那时的票价高者两元三元不等,可不算个小数目。按照1876年出生的著名通俗作家包天笑回忆,他25岁在苏州结婚时一桌八碟两汤两炒四小碗五大碗的酒席才需两元钱{3})。国产电影产生略迟,一般定在1905年。这一年北京前门大栅栏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谭鑫培的京剧记录片《定军山》片段。而第一部中国故事片则要到1913年才在上海外国人办的亚细亚影片公司摄制,片名《难夫难妻》。参与人如编剧郑正秋(观摩过兰心戏院外国人的话剧,文明戏“甲寅中兴”的主角)、导演张石川等都与文明戏有关,原来组织过新民社、民鸣社,这时拍电影采用的也是“幕表制”,就是导演把故事分场一说,大家即兴演出和拍摄。可见中国初期话剧对电影的影响。等到采用现成的小说和译作来改编电影,甚至动员文学家来创作故事供拍摄之用,即是鸳鸯蝴蝶派的一统电影天下了。
  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电影发生联系是很自然的。上述郑正秋、张石川等人1922年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为中国最早的商业性摄制机构之一,我们不妨以它为例来看鸳蝴电影的情况。1923年“明星”的《孤儿救祖记》一炮打响,这个片子后来在电影史上被认为是中国电影有了艺术追求的标志,所编排的就是鸳蝴型的言情故事。到1933年“明星”拍摄茅盾的《春蚕》止,这10年间电影和新文艺简直没有发生什么关系。因为都市里的观众是市民,通过电影要看的是市民喜闻乐见的通俗情节和人物。新文学家根本看不上粗制滥造、低俗不堪的国产片,所以两边互不搭界。1924年郑正秋第一次使用文学名作改编电影,采用的是鸳鸯蝴蝶派的开山作品徐枕亚的《玉梨魂》。据包天笑回忆,在初创电影的阶段,“那时明星公司,由故事荒而转进到剧本荒了”,曾找他把他的两部小说《空谷兰》与《梅花落》改摄电影。后来还改编了他的短篇小说《一缕麻》,名字换成《挂名夫妻》,“是阮玲玉破题儿第一回之作”。{1}直到1928年以后,“明星”的郑正秋、张石川仍继续合作编导,将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江湖奇侠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浅谈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系统选
    浅谈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
    浅谈修复管道泄漏在石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