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汉语言学中轻声与声调的区别           
汉语言学中轻声与声调的区别
ah àn)”“庄稼活(zhuangjiahuó)”中的“稼”便都是轻声,而“学生(xuésheng)”中的“生”是轻声,“学生会(xuéshēnghuì)”中的“生”又是阴平,“学生装(xuéshengzhuāng)”中的“生”又是轻声。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

  (三)方言的出现使轻声更难以把握
  北方方言区的人们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其它方言区的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资料表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词32540个,其中轻声词条目约2500条左右;《普通话轻声词汇编》收录双音节轻声词1028条;《北京话轻声词汇》中,包括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轻声词共4351条。人们在花大力气死记硬背的过程中还要受到不同教材和工具书收录标准不同的干扰。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五、在汉语言学中立轻声为第五声调是不可行的
  综上所述,轻声在汉语口语中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不同地区有变化不定的发声习惯;声调却是相对有一定规律的,且不同的声调决定了不同的词义。
  提出“能否在汉语言学中立轻声为第五声调”的假说在目前来看是不可行的。
  这种不可行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对轻声的研究方面,实验语音学还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和科学的依据,没能界定出合理而明确的范围。目前,我们在语音实验中对轻声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恒定量或相对稳定的恒定量,因此就无法给轻声一个科学严密的界定。
  另一方面,影响轻声的因素太多、太杂。如性别的差异,会使同一个轻声词在音高、音长等方面相差甚远,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由于环境情绪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发同一轻声词时所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轻声词单个读的时候与放在句中、放在自然语流中、放在不同的句式中读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对此,我们必须抓住实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早日找出规律,给轻声一个科学严密的界定,进而为语言规范化,为汉语学习以及推广普通话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文红.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J].怀化师专学报,2003,(3).
  [2]厉为民.试论轻声和重音[J].中国语文,2006,(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
    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
    汉语中的“羡余”与对外汉语
    汉语反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
    英美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
    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科课堂教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