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完善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探讨           
完善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探讨
关系的内在要求从劳动者合同保障、劳动保护、劳动者民主权益保护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观察点作为衡量和谐劳动关系的二级指标。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5、反映劳动监察程度的指标。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劳动监察的内容包括社会劳务中介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遵守有关规定的情况;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单位招聘职工的行为;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企业遵守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规定的情况;单位支付职工工资情况;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情况;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社会保险金给付情况;单位遵守职工福利规定的情况;单位和劳动者遵守职业技能开发规定的情况;社会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及发放证书的情况;承办境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公民个人出境就业的机构维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可责令改正。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核心劳动监察机构,承担着绝大部分的监察职能。劳动监察程度可以从监察主体及劳动监察机构的执行能力和监察主体对于监察客体的监察结果即监察力度这两方面来反映。为此将劳动监察机构的执行力和监察力度作为衡量劳动监察程度的二级指标。
  以上着重对于劳动保障统计的二级指标作了分析,这些二级指标主要以评价性指标为主,对于每一个二级指标项下的三级指标部分借鉴了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的一些描述性指标,同时增设了一些评价性指标。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能体现劳动保障的主要特征,又要与社会保障体系等结合起来;既要有反映劳动保障现状的数量方面指标,又要有反映劳动保障程度的质量方面指标;既要有总量指标,又要有反映结构和层次方面的分量指标。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仍然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地从改进现行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来加以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敏、彭程.满足市场经济需要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人力 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完善
    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地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
    对于不签劳动合同赔偿的法律
    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
    从现行刑法的修正与完善看刑
    地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
    农技推广机构完善与发展的现
    关于完善招商财政税收体制的
    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如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