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探析           
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探析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5-141-02
  摘 要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际关系的外延不断扩大,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不断参与到跨国活动中,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其法律人格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鉴于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性事务中作用日益重要,有必要从国际法角度对其国际法主体资格加以探析。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国际法 法律地位 主体资格
  
  非政府组织作为这种新生力量的典型代表,20世纪60年代末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跨国性的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问题、发展问题、疾病防治等领域都十分活跃,逐渐成为与政府和国际政府组织及个体相抗衡的“第三力量”。据2003年的《国际组织年鉴》统计,国际组织总数达5万多个,其中非政府组织接近45000个,再加上国内非政府组织,全球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以数十万计。面对此现象及其意义,有人将其称为“全球社团革命”、“全球市民社会的崛起”①,视其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创新。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非政府组织”又被称为“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这些不同的称呼反映了该组织的不同性质。虽然如今已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但至今仍未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定义。归纳起来,学界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可分为三类:1.国际协会联盟在《国际组织年鉴》中严格地限定了非政府组织的必备条件:第一,宗旨具有国际性质并意图在至少三个国家开展活动;第二,有完全投票权的个人和(或)集体成员应来自至少三个国家;第三,成员有权依照该组织基本文件定期选举执行机关及其官员,有固定的总部并规定了该组织活动的连续性,官员通常应来自不同成员国;第四,很大一部分的预算应来自至少三个国家,并且不以赢利为目的。2.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1952年第288(x)号决议中为“非政府组织”定义为:“任何不是依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均应称为非政府组织。”1996年经社理事会通过一份新的决议,在《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咨询关系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范围扩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农林院校《政府经济学》教学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政府
    幸非政治哲学对秦汉政治的影
    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
    区分行政法“服务论”与“服
    政府工作报告
    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对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