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的“新小说”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的“新小说”
是语言的主宰,但它并非是空洞的由人操纵的符号。“语词以一种谜一般的方式同‘被描摹的对象’相连接,它附属于被描摹对象的存在。”[1] 语言深深扎根在逻各斯之中。在传统哲学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中,思想只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反思中,却构成了一个振聋发聩的命题:“合法的偏见”。把偏见视为合法这确实是对偏见的现代理解。在哲学释义学看来,人所创造的语言并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由语言构成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视野与个人视野之间,时时存在一种张力;人既在历史中接受,也在历史中更新“理解”的方式;历史文化对个人的占有与个人主体意识活动的统一,既构成理解方式的更新即历史的发展,也构成历史发展中的“合法偏见”。[2]
  除了直接从语言与存在关系证明语言的地位外,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还从语言与观念、思维视角来证明语言的崇高地位。近代哲学是从观念出发去反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观念”成为近代哲学的研究重心与出发点;而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则实现了从语言出发去透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语言”成为了现代哲学的研究重心与出发点:观念和语言相比,观念必须以语言的形式而确定为思想,对语言的分析或解释更具有哲学反思的价值。
  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并非是某种逻辑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它是理论地表征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即以公共性的语言表征人的存在方式意味着社会理性的普遍化,标志着观念所表征的个体理性把握世界的英雄主义时代的终结。观念体现的是个人道德维持秩序的精英社会;语言体现的则是社会公德维持秩序的公民社会,社会公德的普及化代替了精英人物的表率作用。前者体现的是个体审美愉悦的精英文化;后者体现的是社会审美共享的大众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普遍化和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代替了精英文化的文化垄断。前者体现的是交往的私人性的封闭社会;狭隘的交流空间被后者体现的主体间开放性的广泛交流与沟通所代替。前者体现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意志的扩张”;后者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实践意志的反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基督教意识在西方哲学中的作
    西方哲学是如何遗忘自然的?
    读贺麟先生的新著《现代西方
    《现代西方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的入门津梁
    试论借鉴西方建筑理论促进我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