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

 摘要:在一个历史断裂的大背景下,充满汉语语言芳香的洛夫的诗歌作品,以它独有的方式在潜在的意义上将分裂了的“汉语表达”聚拢在一起。在历史铁幕的重压下恢复了汉语对于两岸四地人民文化认知的“整体性”。
  关键词:汉语新文学;洛夫;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1)2-0039-03
  
  几年前,朱寿桐教授提出了“汉语新文学”的研究主张。对于身在“五四新文学”知识结构中的我来说,起初还不能完全了解其含义。这次来论文联盟*编辑。澳门大学做客座教授,亲身体验了当地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才明白这种主张跳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原文化”视角,要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置于两岸四地的视野架构之中来重新评价。应该说,这牵涉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知识结构的矫正、调整等问题。朱老师已有鸿篇巨制的著作出版,我想他在那里面的认识远比我要深刻。
  但这种知识结构对我今天来看洛夫先生的诗歌创作很有帮助。我1979年上大学二年级时第一次读到洛夫的诗歌作品,他是我最初接触“现代派诗歌”和台湾当代诗歌的启蒙老师之一。所以,我对洛夫先生始终抱着很大的经久不衰的敬意。如果按照受到中原意识辐射和影响的“五四新文学”的知识框架,洛夫先生的诗歌地位就不好摆,因为他的诗与“十七年诗歌”不能同日而语,例如怎么和郭小川的诗歌模拟?同样,也不能在大陆当代诗歌的巨型版图中人为地割出一小块来,放在“台湾诗歌”的部分。因为那样也不能揭示洛夫和那代台湾老诗人的艺术内质。揭示他们的文学道路。那么,应该怎样更贴切和准确地评价洛夫诗歌的价值呢?我觉得就用着“汉语新文学”的文学史研究主张了。在我看来,这种主张的深层意思是说,在1949年以后,由于两岸的战争乱离,由于中西方冷战的格局,两岸四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际没有什么“历史共识”可以维系的了。它们失去了历史存在的“整体性”,很长一个时期里,它们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
    论《汉语新文学通史》的学术
    汉语占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评朱寿桐主编的《汉语新文学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发
    更新文言文学习观,解决文言实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