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3年提出“语文工具论”,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发生在语文教育领域内最大的变革莫过于汉语、文学分科实验。在这次实验中,中学文学教育第一次成为独立的课程,第一次拥有独立的文学教学大纲,第一次出现纯粹的文学教材,第一次构建了文学教育的体系。虽然汉语、文学分科实验仅从1955年开始到1958年即匆匆结束,但在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史上,这种短暂的繁荣铺写了浓墨重彩论文联盟*编辑。的一页历史。
  
  一、苏化形势下文学课程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造和建设语文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在这里,“借助苏联经验”道出了50年代语文教育发展的整体特点。整个50年代的中国教育,都带着浓厚的“苏化”色彩。据统计,从1949年10月至1953年底,中国翻译出版的苏联文化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就达5183种。从1950年至1953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就再版了6次。可以说,当代中国的教育、教学理论建设,都是在模仿和借鉴苏联的基础上起步的。
  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充满艺术情调的俄罗斯民族一直有着文学艺术教育的悠久传统,到了苏联时代,自20世纪40年代起,他们就一直实施俄语与文学分科教学。苏联的这种课程模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50年代中国语文教育效仿的对象。
  效仿的逻辑似乎很简单:既然苏联将俄语与文学分开来教,我们为何不将汉语与文学分而教之呢?在这种模仿与求同心理下,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讨论成为50年代语文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不过,话题虽“热”,却并没有太多的学理,也没有出现争鸣的格局。反正有苏联的现成经验在前,所有的主张都朝着“分科”一边倒。
  应当说,对于中小学文学教育来说,建国前与建国初的那段时期,正是一个发展低谷。在陕甘宁边区,由胡乔木主持编写的《中等国文》就明确提出:“打破向来国文教材偏重文艺或偏重政治的缺点。”1949年8月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
    论《汉语新文学通史》的学术
    汉语占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评朱寿桐主编的《汉语新文学
    教导的结果、文盲一例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发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