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
政治思维、功利思想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
  政治语境下的文学教材如此,文学教学也可想而知。在“政治第一”的原则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纳入“阶级分析”的话语体系之中。主导着整个50年代的文学经典解读的无非是理性反映论、革命工具论和阶级论。“三论”之下,《三国演义》被认为是对军阀的颂扬,《水浒传》被看成是农民起义的史诗,甚至连《红楼梦》都被说成“阶级斗争史”。
  1956年,全国开展整风运动,接着,中央号召各行各业大跃进。风声鹤唳的政治环境注定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只能是一种“虎头蛇尾”的结局。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召开会议,宣布将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科。
  
  三、文学教育的“分析”范式与文学教育的知识化倾向
  
  50年代的文学教学大纲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作了规定。大纲规定: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起始、阅读和分析、结束、复习。其中,起始部分包括作家介绍、作品时代背景等。所谓阅读和分析,阅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分析就是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分析来阐明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中,要着重讲解文学理论常识,分析作品艺术形式的某些特点。结束部分,就是要使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综合的认识。
  50年代文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这种文学教学过程,深深地植根于教师的脑海中。时至今日,只要提到文学作品的教学,便让人立马想到作家介绍、作品分析之类。文学教育过程的模式化倾向由此发端。
  与这种模式化相对应的是50年代文学教育对于“分析”的倚重。“文学分析”成为影响至今的一种课堂范式。
  之所以如此重视“分析”,应当说与“苏联经验”之影响分不开。首先,在苏联教育思想影响下,当时中学课堂上普遍盛行着凯洛夫提出的“教学五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学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具体到文学教学上,按照当时的大纲规定,文学教学的内容少不了作者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结构分析、艺术特色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
    论《汉语新文学通史》的学术
    汉语占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评朱寿桐主编的《汉语新文学
    教导的结果、文盲一例
    浅谈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作用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发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