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论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           
试论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

试论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

 摘要: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以《浮躁》中的俗语典故翻译为例,探讨汉语独特文化意象英译的翻译方法。研究表明: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推导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通过直译加注、舍去形象意译或者转换形象等途径,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独特文化意象论文联盟*论文联盟*编辑。;认知语境;交际意图;最佳关联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他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所谓“独特文化意象”,是指具有汉语民族特色或者英语民族特色,而在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中不存在的文化意象。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如何将汉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象翻译成英语是困扰译者的难点之一。本文拟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以《浮躁》中具有中国独特文化意象的俗语和典故翻译为例,分析译者处理该文化意象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一、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是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Gutt)于1991年在Sperber和Wilson关于关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推理过程。翻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大脑机制,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关联性是相对的,其强弱受两个因素影响: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即一大一小原则。然而,译文读者需要的不是最大关联,而是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即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要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必须做到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为此,译者负有双重推理的责任:一是根据语境推导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二是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换言之,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给原文读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读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从中调出所需要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推导努力和语境效果是否相称;如果不存在,译者又如何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及其教学探
    对西藏中学汉语教学文化背景
    汉语姓名的文化发展轨迹与文
    对外商务汉语中的文化因素及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与
    试论网络传媒中的武侠小说
    试论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
    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汉语文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文学教
    汉语新文学中的洛夫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