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对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思考和探索1           
对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思考和探索1
们只是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的文字章法,肯定是无法估量到它的主要价值的,学生们也是不会真正学会写新闻的。只是去读文本,你是看不到新闻的价值的,包括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和我国新闻奖的作品,读来也会索然寡味。因此讲“业务”也必须重文史,没有文史视角,讲得没有立体感,培养不出真正的新闻工作者的思维、视野和评判生活的尺度。
  强调讲授新闻传播专业课要以史为纲,以文化为基本视角,一方面是要科学有效地建立使学生们真正受用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大的思维、大的视野和大的尺度,这是通识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只有具备了这“三大”。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钱学森在《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中强调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什么样的视野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什么样的尺度决定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大学要培养通才、战略性人才甚至大师级人才,就必须在“三大”的培养上下大功夫。
  2.开展三年级读书活动,引导课外读书
  课外阅读匮乏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的通病。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本来就十分贫乏,知识视野十分狭窄,文化缺失成为通病。而目前大学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传授方式使学生依然疲于应试,很难去阅读教材之外的书籍。一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应试。外语要过级,还要修读十几门公共课。除了效果并不理想的许多政治理论课外,即如新闻传播学专业还开了高等数学、体育理论课等等。学生从早到晚就是听课、做笔记,期末考试多达十几门,学生成了记笔记、背笔记和被动应试的机器人。本来中学就匮乏阅读,到大学还是得不到多少补救。研究生状况也不见好,一年级基本上是应付外语和政治理论课,二年级才把重心放在专业学习上,三年级又忙于找工作,也没读几本书。尤其是经典研读十分匮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材,尤其不可能成为具有大思维、大视野和大尺度的大材。通识教育一定要给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文科,不花相当的时间去图书馆读书,是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为了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在三年级开展了专题读书活动。制订了“三年级读书活动方案&rdqu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思
    台湾地区的新闻法规和职业道
    台湾的科学新闻报导
    台湾主流报纸新闻图片浅析
    台湾媒体对大陆新闻的“选择
    “新闻短评写作指导”教学设
    一个电视新闻记者眼中的20
    台湾新闻的播音风格及其形成
    走进台湾新闻界
    台湾新闻网站的运作经验